【课程思政 国关行动】育人育心 润物无声:实践教学促成长
作者:黄晓瑞 时间:2023-12-05 点击数: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晓瑞老师在讲授《社会科学方法论》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中,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重要指示紧密融入到本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各环节,努力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大统战大侨务战略,力图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了解我国国情与侨情,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
口述历史不仅能够探访尘埃落定的历史事实,还可以记录尘埃乍起的社会现象与思潮,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选派学生参与“福厝拾贝,XIN动非遗——何厝文化传承计划口述史”活动,引导学生对何厝8支文化队伍(何厝宋江阵、何厝小操队等)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和资料收集活动,从中感悟何厝社区乃至厦门市的城市变迁与文化传承。21级谢睿怡同学提到“在此次活动中,我有幸采访到了千手观音、小操队等文化队伍的负责人,在和老一辈传承人对话中,我可以明确感受到他们对优秀本土文化的自豪和重视,真正希望把它传承发扬下去”。
(图1 学生进行口述访谈图片)
·坚持以实践为核心,感悟中华文化
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者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中,在其工作、生活以及与外界的各种互动中获得较为真实资料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课程依托12月2日举办的何厝第十三届“送王船文化节”活动,提前设置符合境外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任务(如要求学生各拍摄至少2张活动照片并发表心得,与参与活动人员进行交流),引导境内外学生亲临观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紧随队伍在何厝社区巡游1个多小时,深深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21级陈慧欣同学(印尼华裔)提到“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送王船活动,在我的家乡已经基本看不到类似这样的华人传统文化活动,因此我今天亲身参与体验这类传统文化活动,感到非常有意义。”21级高紫琪同学(马来西亚华裔)提到“何厝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送王船的体验让我仿佛置身在自己的国家马来西亚。这次活动有幸让我与海外的华侨华人共同分享这份文化传统”。
(图2 陈慧欣同学拍摄的活动图片)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方法课,课程内容设计兼顾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知识传授与学术研究方法实践的能力培养,其中实践教学是课程中重要一环。本次活动旨在让境内外学生设身处地产生共鸣,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并进一步在实践中应用和领会课堂讲授的各种研究方法,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拥有求实创新、实证实践的科研素质和精神,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