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专业篇)

作者: 时间:2024-03-21 点击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了解我国国情与侨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好掌握国际政治学、外交学、全球治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国际谈判与国际沟通能力,能够在涉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对外交流、外事管理与服务、跨国商务、国际问题分析与媒体报道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作为侨校,本专业以“知政为侨、华闻天下”为整体办学理念,设立“国际公务员实验班”和“侨务与外交”两个特色培养方向。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英语强化课程,第二学期结合专业兴趣与英语能力分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方向的专业课程以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为主,部分专业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全员参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开展的“全球治理”线上课程学习;“侨务与外交”方向的专业课程以外交、侨务以及区域国别研究为主。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全球化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以及涉外交往的需要。培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培养方案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情况

培养方案符合政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分别制定专门针对境内生和境外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学院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并从德育、学术、创新与实践能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公益服务与社会工作等方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深度挖掘和提炼本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的广度和深度。

(三)培养方案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并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概论、中国外交史、中国政府与政治、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制度、国际组织概论、心理文化学理论与方法等。

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本专业还开设一系列实践课程与实训讲座,定期举办模拟联合国比赛、外交外事礼仪大赛、科创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安排学生到涉外单位开展专业实习,推荐学生到校外参加学科竞赛,旨在提升学生的外交外事实践能力。

学院积极推动科教融合,每年通过“科研引领教学”形式设立10个项目,把教师的科研与本科教学对接起来,让本科生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参与科研项目,并进行年度汇报考核。

本专业还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应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和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时,为了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本专业跟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

三、专业优势和特色

(一)优势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高层次学科平台支撑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高

♢ 生师比优于国标规定

♢ 专业的模联实验室

(二)特色

♢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术型人才。

♢ 采取小班教学,培养精英式人才。

♢ 兼顾境内外生,培养融合式人才。

♢ 使用中英教学,培养双语型人才。

♢ 调动内外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毕业要求

1.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政治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全面了解我国外交与侨务方针政策、法律,通晓国际事务、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发现、辨析、研判国际关系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具备政策分析能力,能够对国际关系领域复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4.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数据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基本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中外文写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熟练掌握1-2门外语。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7.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地 址:中国 福建 厦门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62101 E-mail:cir@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9 华侨大学 闽ICP备05005476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