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活动周侨乡调研@同安区竹坝华侨农场

作者:卓申熙 时间:2023-07-07 点击数:

2023年7月4日上午,作为主题教学活动周侨乡调查路线之一,学院部分学生在张晶盈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同安区的竹坝华侨农场进行调研。在调研前,分为4个小组,分别为:历史背景组,华侨农场政策组,华侨农场现状组以及华侨农场社会网络关系组。上午走访竹坝华侨农场的归侨史迹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场华侨新村以及部分原归侨住址。下午集中讨论,汇报调研结果。早上九点,到达竹坝农场后学生们首先沿入口参观了归侨安置房,各小组初步了解了归侨的安置现状并制定不同的调研方案。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学生来到竹坝归侨史迹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了华侨农场建立的历史背景。竹坝华侨农场创办于1960年6月,曾先后安置5000多名来自印尼、越南、泰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对华侨农场政策历经多次变革。目前该农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由国贸集团负责保护和开发工作,成为南洋休闲度假旅游区,也吸引了不少团体前来参观。最后,各小组进行了分组调研。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归侨群体的现状,同时领略华侨农场丰富多彩的当地特色。

下午集中讨论,汇报调研结果。下午三点半,全体同学在G104会议室就上午的调研活动,按小组讨论及展开汇报。

历史背景组根据史迹馆列举的重要时间节点,梳理了华侨农场接侨的时间线。通过追溯竹坝华侨农场成立的背景,引出了上世纪60年代印尼排华的原因以及造成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例如撤侨发生后归侨是返回原籍?还是按照分配安置?

现状组的同学通过现场调研,对于竹坝华侨农场旅游开发的优势部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可能性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将竹坝华侨农场的旅游开发现状作为主要的部分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竹坝农场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政策组通过梳理中国的归侨安置政策和竹坝华侨农场的发展历史阶段,最后对竹坝华侨农场政策成效提出了几点看法,以及现存弊端。

社会网络关系组通过访谈和调研发现,在竹坝华侨农场的归侨分别来自各个国家。虽然各国归侨人数相差不大,但在各个重要节日期间,归侨之间都会自发组织联谊活动,彼此间联系紧密。竹坝华侨农场也具有包容性,第一批华侨安置民和新安置民间的关系通过交往日益缓解。此外,通过设立涉侨板块,政府鼓励华侨参与社区事务,凝聚华侨力量,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并向侨胞传达了对他们的关怀和关注,增强了侨胞对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根据各个小组的汇报内容,同学们初步了解到华侨农场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的归侨安置政策。同时,还借助实地调研锻炼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农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汇报结束后,张晶盈老师运用自身知识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对同学的调研成果做出点评。本次主题教学活动周的侨乡调研活动到此圆满结束。

地 址:中国 福建 厦门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62101 E-mail:cir@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9 华侨大学 闽ICP备05005476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