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寻侨迹|《社会学概论》开展侨乡调研实践教学

作者:张凯悦 时间:2024-05-14 点击数:

2024年5月12日,我院《社会学概论》任课教师许金顶教授带领2023级学生前往泉州南安奎霞村和晋江梧林开展侨乡调研。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记录,深入了解侨乡的文化特色、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现象,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

在调研活动中,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围绕社区、华侨、民俗、建筑四个不同的主题收集资料,对村落风貌、闽南古建、宗教信仰、家族变迁等方面展开观察和记录,并与当地村民进行访谈交流。

梧林传统村落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现存明朝百福墙、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各式建筑136幢。

朝东楼以及楼内所展示的资料,使学生了解建筑的由来及其建筑者的经历

蔡氏宗祠以及戏台,记录其兴建时代及其蔡氏子孙变迁

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该村侨属占90%,是南安市著名侨乡之一,是东南沿海海蛎苗的培育基地。解放初期,旅居海外乡亲创办菲律宾奎霞同乡会、新加坡西河联谊社。1984年成立香港奎霞同乡会,2004年成立澳门奎霞乡亲联谊会,2006年成立厦门奎霞侨乡联谊会。

行走在古村落中,对村民开展了一场随机访谈

师生在林氏宗祠进行观察记录

在海豚湾,师生了解村民的生计问题以及当地宗教信仰

调研过程中,许老师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侨乡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同时,他还提醒学生们要尊重当地的民俗和文化,与村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最后,四组成员分别展开讨论,进行结果综述。

此次调研活动,同学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初步了解了两处闽南传统村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前景,增长了信息提取分析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社会学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引发了对于开发还是保护的思考。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让学生实地感受到华侨爱国爱乡的优秀传统,是学院推进“大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地 址:中国 福建 厦门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62101 E-mail:cir@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9 华侨大学 闽ICP备05005476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