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国际关系学院:聚焦“四点”齐发力,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作者: 时间:2024-05-06 点击数:

2024年3月13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召开了主题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夯实学科基础,迎接本科审核评估”的教学科研专题研讨会。会上,学院各系部围绕学科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教风学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热烈研讨,并制订本学院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行动方案。

每学期期初召开专题研讨会已经成为学院坚持多年的惯例。此前曾举行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讨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新文科背景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专题研讨会,共同研讨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际关系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知政为侨、华闻天下”为整体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养优良教风学风,服务专业学科建设,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推进“侨校+名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贡献华大国关的智慧和力量。

党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着力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植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牢固树立“大思政”育人工作理念,构建课程思政、专业教育与学生工作相互浸润、三位一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课程、资源、教师、平台”建设,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根据政治学类专业的特点,要求课程思政在所有专业课程中实现全覆盖。近三年,学院获得校级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6项,并评选院级示范课程若干项。自2022年起连续举办了两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讨会”教学科研专题研讨会,切实提升学院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巧用厦门丰富的侨乡资源,开设《侨乡调查》《田野调查》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侨乡实地探访等实践中,了解老一代华侨爱国爱乡的情怀,传承嘉庚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院院长、书记每年为学生讲授主题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强化优秀党员教师示范引领,带动系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激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

学院团委积极推行“国关▪专属学长制”,开展国际文化学生论坛、国关·读书会、国关人成长分享会、华侨大学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承志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活动,努力建构以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为核心的“小家▪大国”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助力建设学院“大思政”育人格局。学院坚持五育并举,深化融合育人,组织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共选派100余人次学生前往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论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要活动担任志愿者服务,获得主办单位好评。

▲师德先行,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切入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优良师德师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通过编制学习材料汇编、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师德专题网络研修、学习师德模范先进事迹、系部师德师风专题学习研讨等形式筑牢师德建设根基。

积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大一年级配备新生成长导师,本科生二、三年级安排“科研引领教学”课题导师,本科三年级安排学年论文导师,本科生四年级安排毕业论文导师。学院教师全员参与、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学生兴趣、个性和特长,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兴趣与独立思考能力,并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就业升学等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院多名学生升学到国内其他高校读研读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也有部分学生赴境外高校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学习深造,升学率近40%。近三年学院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挑战杯”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大创项目3项。学院本科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达10人次。

《Z世代来华东南亚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调查》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省赛一等奖

▲学风育才,以学风建设为发力点,筑牢人才培养基石。

学院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紧抓学风建设,创新工作举措,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在学院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系部(教研部)、教师、班级、学生形成合力,构建五级联动协同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不断完善学院学风督导、奖惩、预警制度建设,为创建良好学风提供制度保证。专业教师参与、助力学院学风建设,实行课堂教学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工第一党支部牵头组织教师党员在学生每周晚自习阶段轮值作“班主任”,解答学生学习、生活等疑惑,开展主题式学业辅导。以学生晚自习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课业学习、成长指导、科创指导、写作指导、就业指导”帮扶。以班级为主体,开展诚信考试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学习励志型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组织评选“优良学风班集体”“学习之星”“优秀学习笔记”“书香宿舍”“图书借阅达人”等荣誉称号并表彰。实施“党员先锋引领计划”,学生党员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子,在课程学习、科创竞赛、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开展针对性帮扶。充分发挥学院学生会、社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国关优秀学长姐制”,通过开展新生班级晚自习、学习经验分享会、读书会等集体活动,增进学生交流联系,营造学习生活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学院学生勤学好学蔚然成风,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院学生在外交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举办的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软科、校友会等机构发布的专业排名中长期位居全国前三名。2020年7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0-2021)》显示,我院“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排名全国第一。2022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深化改革,以科研引领教学为突破点,提升教学育人品质。

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以及侨校特色,学院设立“国际公务员实验班”和“侨务与外交”两个特色培养方向,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英语强化课程,第二学期结合专业兴趣与英语能力分方向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方向的专业课程以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为主,1/3专业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旨在培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侨务与外交”方向的专业课程以外交、侨务以及区域国别研究为主,旨在培养了解我国外交与海外侨情,处理涉外、涉侨相关事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院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引领教学”的功能,每学年设立10个“科研引领教学”项目,对接教师的科研与本科教学,让本科生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参与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学术涵养,项目运行一年后开展结项汇报并进行优秀项目评比。此外,自2022年暑期开始举办的本科生论坛,已经成为本科生展示学术能力的重要平台。

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学院还开设一系列实践课程与实训讲座,定期举办模拟联合国比赛、外交外事礼仪大赛、科创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推荐学生到厦门市外办、厦门市外服公司等涉外单位开展专业实习。此外,学院依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在我校开展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每学期遴选20名学生参加“全球治理”线上课程学习;依托我校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和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合作开设高品质国际胜任力培养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国际胜任力认知水平,培养积极的国际交流态度,提升从事国际事务工作的行动能力。

第五届承志模拟联合国会议(2023年)

地 址:中国 福建 厦门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62101 E-mail:cir@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9 华侨大学 闽ICP备05005476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