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与侨务工作的大局,进一步突出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校训精神与办学特色而成立的。

学院以“知政为侨、华闻天下”为整体办学理念,运用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复合优势,小规模、精细化培养人才。中国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为学院名誉院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何亚非为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现任院长由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教授兼任。

学院现设国际政治系、政治学教研部、世界史教研部、泰国研究所(校属)、侨务公共外交研究所(校属)、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校属)、心理文化学研究所(校属)、国际安全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机构。政治学科及国际政治与侨务公共外交学科群,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福建省第2名。学院“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专业创办于2015年,在软科、校友会等机构发布的专业排名长期位居前三。2020年7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0-2021)》显示,我院“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在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共有17所)中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在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2022 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是福建省首批重点智库和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是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拥有1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学院有在校生(含研究生、本科生)300多人,有教职员工近5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绝大部分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与海外留学经历。此外,学院还聘请数十位校外优秀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等。学院致力于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了解我国国情与侨情,较好掌握国际政治学、外交学、全球治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涉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对外交流、外事侨务管理与服务、国际问题分析、国际新闻报道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学院依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在我校开展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每学期选拔20余名学生参与“全球治理”线上课程(全英文)学习,使学生能够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此外,学院还拥有一个设施先进、可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模拟联合国实验室”。

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有十余门课程获批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通识教育选修课“金课”等。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数十项,已经出版华侨华人蓝皮书、泰国蓝皮书、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书系等各类学术论著百余部。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设有“华园国关名家讲坛”和华侨大学“论道海丝”智库系列沙龙。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主办或承办了中泰战略研讨会、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中美青年学者对话会等高端学术会议平台。学院先后与印度尼西亚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泰国国家研究院、丹麦奥尔堡大学、波兰雅盖隆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师生交流。

学院有3个办学特色:

1、家国情怀——站位高

根据“侨校+名校”的建设发展战略,我院从立院之初就把为国家外交战略与侨务工作大局服务作为办学目标,把家国情怀与天下意识作为我们的办学使命。为此,学校特意聘请了我国原外交部长李肇星为学院的名誉院长,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何亚非担任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2、精细化培养——小而精

为了达到上述高起点的培养目标,我院始终把“小规模、精细化培养”,作为我们的办学特色与教学要求。我院通过实施新生导师制、科创导师、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导师制等多种形式,构建起师生之间的全方位联系。

3、高素质复合型——目标高

无论是研究生教育,还是本科生培养,我们都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复合,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战略眼光,能较熟练运用外语与国际交往规则,研究和处理涉外、涉侨相关事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 福建省 厦门市 集美区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话:0592-6162101

传真:0592-6162101

电子信箱:cir@hqu.edu.cn

院长信箱:linhy@hqu.edu.cn

书记信箱:cqz@hqu.edu.cn



地 址:中国 福建 厦门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62101 E-mail:cir@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9 华侨大学 闽ICP备05005476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