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2019年教学与科研工作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19-02-26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2月23日,我院于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G104召开2019年教学与科研工作研讨会,为期一天。会议由林宏宇院长主持,全院教职工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点讨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培养,学院科研,智库与对外学术交流,师资队伍建设,涉侨培训与涉侨资源涵养等多个议题,以集中大会与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充分研讨。

首先,学院领导作引导性发言。院长林宏宇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校划归统战部的首个工作年,是华大60华诞冲刺年,是华侨华人研究院建院10周年、国际关系学院建院4周年,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下,根据学校下发的“专项行动计划”、“新时代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以“侨校+名校”战略为指导思想,召开本次工作研讨会。他希望大家认真研讨,为学院与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副院长郑文标介绍了“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培养体系优化、教学制度及成果建设的主要思路,模拟联合国实验室管理及数据库建设,新侨学院今后的培训、会议及研究功能的开发。副院长陈文寿介绍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科研情况,提议在本次研讨会上共同研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等内容,并就加强涉侨科研工作、开发学院研究中心平台、申报高端科研课题与科研成果评奖等开展讨论。党委副书记陈巧贞在发言中提出以下问题供探讨:1.如何通过本科与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如何更好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3.如何发挥专业教师学术专长指导学生课外科创?4.如何对境外生因材施教?5.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认识?6.四端文物馆如何建设成为涉侨人才培养的平台?院长助理黄日涵介绍了学院智库与对外交流情况,提出加强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智库的交流合作,积极举办或承办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等议题开展研讨。

随后,由游国龙、黄日涵、叶麒麟、朱东芹、王怡苹、谢婷婷、王秋彬、刘文正等教师代表先后上台介绍课堂教学方法与经验。

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方面,游国龙介绍了“线上课程”的授课经验,他指出可以有效利用智能手机、网络媒体等新技术,掌握学生听课、考勤等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想法,与学生开展互动。黄日涵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题,介绍如何通过“引导式”的上课开头、加强学生讨论发言、注重“新”的讲授内容和形式、善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收集学生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叶麒麟分享了教学中“五个平衡”的理解,旨在实现“教研同进”、“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其中“五个平衡”是指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平衡、知识传播与知识生产的平衡、学生需求与教学任务的平衡、基础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平衡、知识传授与思德教育的平衡。王怡苹结合讲授经验,指出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不同点。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受众及时对课程大纲及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她介绍自己是“分享知识”型的上课风格,较为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达到“教学互长”的效果。

朱东芹介绍了如何补充丰富的资料,梳理历史脉络,补充地图类图片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对相关事件的认知更加准确和深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拓展话题,推荐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历史类课程的兴趣。

谢婷婷分享了《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课堂经验,她认为,“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能较好地适用于学生英语水平不一的情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对比教学法”和“以激发兴趣为核心的参与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技能都能够得到综合训练,尤其是使学生能够有机会训练和提高专业英语写作和学术性的英语交流技能。

在“实践教学经验分享”方面,刘文正结合《公共外交理论实践》的课程,分享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思考。实践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改善课堂效果。根据实践的教学内容、方法、产品找到实践教学的最佳切人点和结合点。在案例教学中,经过前期策划和准备,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时,对案例的核心、关键问题给予澄清,提出自己看法,同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课后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最终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王秋彬教授指出目前“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存在两个脱节现象:一是老师教学努力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脱节。基于此,他提出三点建议:1.尝试分班教学;2.适当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3.加强学生的批判式思维训练。

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尚会鹏教授介绍了《心理文化学》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他指出,慕课系列建设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学校、地区、国别、学科的限制,师生互动的问题。目前该团队已开设10门慕课,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并有助教团队负责校外课程运营,包括组织讨论、发通知、组织见面课等。他认为,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和专业,可把慕课系列打造成华侨大学的特色专业。利用慕课系列课程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开展国际化办学,与其他院校开展“共享+合作”方式,让华侨大学的课程走出校门,对留学生增加吸引力。

在第二阶段的分组讨论中,学院按照三个系部、行政管理部门为单位,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最终由国际政治系主任刘文正、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叶麒麟、世界史教研部主任朱东芹、学院办公室主任吕挺分别进行小组总结和汇报。

大会最后,院长林宏宇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以“知政为侨、华闻天下”为理念,处理好我院涉侨学科与国际关系学科、世界史学科建设的辩证关系,以“五侨”(侨生、侨课、侨研、侨培、侨养)为突破口与工作抓手,进一步凸显我院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涉侨特色。会议上展现了我院教师出色的教学水平与教学风采,全院围绕多个议题开展交流研讨为学院教学工作、科研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与建议,打通了系部沟通,全院协调的纽带,更好地服务于学院教学管理的工作。尚未讨论到的部分议题,将在今后继续开展讨论和研究。

 

地 址:中国 福建 厦门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62101 E-mail:cir@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9 华侨大学 闽ICP备05005476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