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关•世界’青年学术论坛”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中国与华侨华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

作者:李钰涛 时间:2019-07-02 点击数: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同时也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百年”伟大目标的关键节点。七十年以来,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始终心系祖国,与祖国风雨兼程,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中国与华侨华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青年学术论坛,这也是我院继“‘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国与世界”学术论坛后第二次举办特色学术论坛活动,此次论坛采取面向全校学生征文的形式,历时三个多月的精心准备,投稿数量与规模都远超第一届学术论坛。

2019年6月22日下午,第二届“‘关•世界’青年学术论坛”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中国与华侨华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在G202正式举行。出席论坛的评委嘉宾有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郑文标老师、陈文寿老师、路阳老师、王怡萍老师、杜晓军老师、李继高老师、郑建成老师、邹萍萍老师,到场的还有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2017级全体研究生。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研究生和本科生24篇优秀作品,由学生们进行现场展示汇报,评委老师针对论文内容进行专业点评。论坛由2017级研究生杨宏伟主持。

首先,由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郑文标致开幕词,郑老师充分肯定了研究生跨学科论坛的价值与意义。

紧接着,政治学方向的同学进行现场展示汇报。他们的论文内容涉及华侨华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作用、侨务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中国足坛归化现象与双重国籍问题等方面。评委老师们在汇报结束后也给出了翔实的点评意见,李继高老师强调了论文题目的设计要严谨,不能犯逻辑错误;路阳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选题价值,在论文可操性方面也给予充分指导;陈文寿老师还就部分文章论点考据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随后,历史学方向的同学进行展示汇报。刘润元同学通过对《胡若望的疑问》的深刻解读,探讨了其背后的历史梳理与治史方法,王怡萍老师针对“如何改进研究方法”给出了深刻的指导意见;王喜再同学以张贵兴的著作《野猪渡河》为基,探讨了日据时期砂拉越的族群想象与华人认同,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张菁蓉同学对于马来西亚华人饮食文化的选题别出心裁,李继高老师就文章如何进行深入剖析饮食文化给出相关建议;此外,其他同学的汇报也同样精彩,为学生之间互学互鉴提供了素材。

中场休息时,为解决研究生一年级同学在论文投稿与发表方面的困惑,特意邀请2017级研究生肖伊然同学为大家做了论文发表方面的经验、心得分享,同学们受益良多。

会议临近尾声,各位专家评委总结了同学们汇报中呈现的问题,对于同学们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选题过大、问题意识缺乏等给出了相应建议,与会同学感慨颇深。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至此,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二届“关•世界”青年学术论坛圆满落幕。通过此次论坛,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自己的改进方向。同时,在相互借鉴交流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培育了良好的师生友谊。

地 址:中国 福建 厦门 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62101 E-mail:cir@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9 华侨大学 闽ICP备05005476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